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位置导航:网站首页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何晖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诊疗方案
时间:2024-08-01 17:14 来源:未知 浏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有明确外伤史,多发生于儿童;
   (2)、患侧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肘关节功能障碍;
   (3)、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肘后直接撞击或手掌着地冲击外伤史;
   (2)、局部肿胀,甚至可见张力性水泡,压痛冲击痛,可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可正常;
   (3)、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4)、伸直型X线片上骨折远端向后侧移位,骨折端向前侧成角。屈曲型表现为骨折端向后侧成角;
   (二)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为骨折早期。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为骨折中期。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为骨折后期。
   具体临床分期时间因患者损伤程度不同有所差异,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
   (三)、骨折分型
   1、伸直型骨折;
   2、屈曲型骨折;
   3、粉碎型骨折。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1、传统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充分体现祖国医学的特色。
   (1)、伸直型骨折(临床多见)
   ①、整复方法(多人):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远端,相对挤压,纠正重叠移位,并纠正旋转移位。然后以两拇指从肘后推按远端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骨折近端向后提拉,同时用端提手法纠正侧方移位,并另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
   整复方法(单人):患者仰卧,患肘置于床上或桌面,术者左手或以前臂轻压患者患肢肘前部以控制骨折近端旋转移位,右手握患者患肢前臂部牵引,一边牵引一边屈肘以纠正骨折前后成角畸形,患肘屈曲达130°左右后,视骨折移位情况将患者前臂旋前或旋后,术者再以左手握捏患者骨折内外侧部位,以纠正侧方移位。
   ②、固定方法:复位后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º-110º位置3周,三角巾悬吊制动患肢。
   (2)、屈曲型骨折
   ①、整复方法: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整复伸直型骨折相反,应在牵引下将骨折向背侧压下,并徐徐伸直肘关节。
   ②、固定方法:复位后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40º-60º位置3周,以后逐渐屈曲至90º位置1-2周。
   (3)、粉碎型骨折
   ①、整复方法:综合上述手法,加以挤压合骨手法,并屈曲肘关节至90º位置。
   ②、固定方法:复位后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º位置3-4周。
   (4)、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①随时调整绑带,保持能来回移动1cm的松紧度;
   ②更换外用药时需维持牵引下进行;
   ③换药时要注意观察敷药膏处皮肤情况;
   ④患肢在固定期间应保持中立位;
   ⑤视骨折愈合情况解除小夹板固定。
   ⑥软组织肿胀严重及水泡较多者,不要勉强复位,行尺骨鹰嘴牵引,3-7天后再行复位固定;
   2、手法整复,石膏托外固定法
   (1)、适应症:适用于骨折后患者肿胀严重,不适宜小夹板固定者,或为手术治疗后一种辅助固定措施。各型骨折整复手法及固定位置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一般在肿胀消退后可改小夹板固定。
   (2)、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① 观察患肢远端血供情况,避免组织坏死;
   ② 在复位过程中,骨折处有较大血肿应适当抽吸,以防止因固定而导致骨折局部张力过大;
   ③ 前期采用背侧石膏托固定,以减少血管压迫,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④固定时石膏与皮肤之间加棉垫,注意松紧适宜;
   ⑤、早期指导患者加强手指及腕、肩等关节的功能锻炼。
   3、手法整复,夹板+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法
       适用于符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拟采用保守治疗者,为结合夹板固定与石膏托固定的各自优缺点,所采用的复位后固定方法,既有效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同时,保证外固定的稳定性,且可积极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二)、辨证选择使用中药汤剂、本院自制剂、中成药、中药针剂、外用中药等
   1、中医药治疗依据“损伤之症,专从血论”为辨证基础,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分早中后三期治疗:
   (1)骨折早期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①内服推荐方药:
   A.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地;
   B.本院自制剂:治伤合剂、通脉丹等;
   C.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伤科接骨片等;
   ②外用:采用本院自制剂三黄膏、碎补膏等外敷;中药烫疗(宽筋散、田七跌打酒)。
   ③静脉给药: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等化瘀消肿。
   (2)骨折中期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①内服推荐方药:
   A.活血化瘀的同时加补益气血的药物,如当归,熟地,黄芪,何首乌,鹿角胶等,或加强壮筋骨药物,如续断,补骨脂,骨碎补,锻狗骨,段自然铜等;
   B.本院自制剂:正骨紫金丹、健筋胶囊等;
   C.中成药:接骨七厘片等。
   ②外用:采用本院自制剂通城虎膏敷贴治疗,或自制剂宽筋散配伍田七跌打酒烫熨治疗,可辅以局部红外线治疗。
   ③静脉给药: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注射用骨肽等。
   (3)骨折晚期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①内服推荐方药:
   A.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茯苓,泽泻,萸肉,丹皮,山药,杜仲,续断;
   B.本院自制剂:健筋胶囊等(8岁以下患儿,尽量少予开具健筋胶囊等胶囊药物);
   C.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等。
   ②外用:
   A.采用本院自制剂三黄膏敷贴治疗,或自制剂宽筋散50g*两包,田七药酒50ml,适量开水混合后浸洗患肢,可辅以局部红外线治疗。
   B.待外固定夹板已去除后,为预防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可采用本院自制剂宽筋散水煎2000ml,40℃水温熏洗伤处,每日2次,1周为1疗程。
   ③静脉给药:参麦注射液等。
   2、西药治疗骨折早期以消炎镇痛为主,中后期以促骨质生长、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治疗原有基础疾病为主。
   (三)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需向家属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1)骨折早期治疗 ,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做肩关节、腕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加大活动范围。 
   (2)骨折中期治疗 ,继续肘关节、手部关节活动,并且行肘关节活动。
   (3)骨折后期治疗 ,以关节松动术为主,配合中药涂擦治疗,每日1~2次。
   (四)、手术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大多数患者,特别是手法复位失败者、不配合外固定患儿、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等等。可予以切开复位钢板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克氏针+捆绑带内固定术,亦可闭合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点。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于伤后不足24小时入院者尽量安排急诊手术处理。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围手术期 现代骨科离不开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特别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骨伤病人,辅以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有助于术后的康复。手术前,常规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可以利于肢体的消肿,有助于手术的操作。同时加以清热解毒的药物以祛瘀热,有利于预防手术感染。《素问》所云"气伤痛形伤肿",手术操作,毕竟是一个创伤性的技术,毕竟对机体造成气血的损伤。气伤则血滞,血滞又反过来影响气机的运行。因此,手术后病人局部肿胀疼痛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术后早期,应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是十分有必要。同时还应该辅以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品,以预防感染。方可取桃红四物汤+金银花、蒲公英等。术后5-7天,手术创伤趋于稳定,但损伤的气血仍未恢复,特别对于手术失血较多的患者,且瘀未尽,因此可以予以祛瘀的同时适当补益气血是十分有利的,方可取复元活血汤加减。术后10-14天,手术份口愈合,可予舒筋活络等处理,特别本院的宽筋散热敷对肢体的局部舒筋活络相当有效。
   (五)、并发症及防治
   1、尺神经损伤:尺神经于肱骨远端尺神经沟经过,极易损伤,整复或手术前注意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手术中亦要注意保护好尺神经,整复或手术后再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如若尺神经损伤积极手术探查处理。
   2、肘内翻畸形:为远期并发症,与复位不良、桡侧骨质生长速度比侧快等等有关。复位时宁可骨折端桡偏,切记骨折端尺偏一定纠正,或手术复位后,桡侧加用张力带捆绑。
   3、肘关节僵硬:主要因缺乏功能锻炼所致,可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物加以预防,并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肘活动可逐渐恢复。
   (六)、护理
   1、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完整,护理应重点从心理上解除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3、置患肢于治疗体位,保持有效的外固定,注意局部疼痛及肿胀情况,发现局部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4、手术治疗患者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5、指导进行适当功能锻炼。
   三、难点分析
   1、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容易,但维持有效外固定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儿童,因好奇心或皮肤瘙痒会自行拆开夹板,致使复位丢失,影响治疗。
   改进措施:反复向患者家属说明外固定的重要性,嘱其密切监督患儿,防止其自行拆开外度夹板,并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对扎带松脱,皮肤瘙痒等情况及时处理。医护合作,提高临床疗效。
   2、中药组方汤剂口感差,很多患儿不愿意服用,甚至有秘密倒掉的行为,所有中药治疗参与较为困难。
   改进措施:尽量选用与中药组方功效相同或相近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比如本院制剂治伤合剂、通脉丹等,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等提高中药参与度,提高临床疗效。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们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治愈:骨折解剖复位;或骨折远折端向桡侧移位1/5以内;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携带角正常。
   2、好转:骨折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肘关节伸屈受限在300以内,携带角减少在200以内。
   3、未愈:伤肢畸形,携带角减少200以上,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后与健侧肘关节进行疼痛、畸形、活动(肘关节各方向、前臂旋转)、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
(责任编辑:宣传科)
上一篇: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 诊疗方案
下一篇: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诊疗方案
 
  相关阅读推荐  
· 【学思想 强党性 争上游】梧州市中医医院“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06-28
· 逆行而上:梧州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取得良好进展 10-13
· 【学思想 强党性 争上游】梧州市中医医院“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06-28
· 关于梧州市中医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数据上传市级平台接口改造服务项目院内招标中标结果公告 05-10
· 关于 梧州市中医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数据上传市级平台接口改造服务 项目院内招标公告 05-04
· 护理服务进社区 健康上门暖人心 05-18


医院地址:梧州市新兴二路142号 邮编:543002 门诊预约电话:0774-3862120 急诊24小时服务电话:0774-3860120 医院办公室电话:0774-2023634(正常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传真:0774-2031839 投诉电话:0774-2026329/0774-2280148(工作日) 夜间及节假日:行政总值18907748056 网址:http://www.gxwzszyyy.com 电子邮箱:gxwzszyy@163.com 2013 梧州市中医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4003080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