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位置导航:网站首页 > 健康科普专栏 >
解放双脚,戒除伤害足部的生活习惯
   我们的脚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着:每只脚平均每天要承受大约100吨的压力;每步行一公里,其支撑的总重量大约是一条鲸鱼的体重;一生中平均走过的路程长度可绕地球4圈。对于由26块骨头、33个关节、100多条肌腱、韧带构成的脚来说,这可谓是个巨大的折磨。
   实际上,脚病似乎真成了全球人的苦恼。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几乎一半的美国人正在受脚病困扰;在英国,每年有20万人因脚部疾病而寻求治疗;近两成澳大利亚人有过脚部真菌感染的经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5年足病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患足病,在成年人中,比例更高达3/4。常见足病有鸡眼、扁平足、溃疡、脚癣、甲癣等。为了保护不堪重负的足部,近年来,全球刮起了一股为双脚“减负”的风潮。
  各国发起护脚运动
   马拉松运动员帕托是澳大利亚的“护脚大使”。在他18年的长跑生涯中,共跑了15万公里,经历过几乎所有的天气和地势。在一次环澳大利亚长跑中,他跑了191天,穿坏了14双鞋。他说:“我对脚的依赖程度超过任何人,人们都应当象爱护自己的脸那样,爱护自己的脚——每天审视它们,善待它们。”帕托到过世界各地,知道很多淋浴场所很不卫生。于是他总是穿便鞋,尽量避免脚接触到浴室里含真菌的皮屑和碎甲,浴后将脚完全晾干后,还会抹一些爽身粉保持干爽。在选鞋方面他也有颇有心得:如果鞋子前端的空间太大,趾甲就会与鞋子前部磨擦以至受损,从而增加甲真菌病的机会。
   澳大利亚每年会举办一次“护足周”活动,每到那时,皮肤科医生会做大量的足病知识宣传工作,该国运动员还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护足周”长跑活动,沿途发放宣传品,向人们宣传如何关爱双足,以及怎样养护等。
   日本则一直流行着光脚养生法,动不动就脱鞋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只要进教室就光脚,有的学校要求只在体育课时光脚,还有的学校让学生在夏天光脚。在日本,还有一种专门为脚“服务”的职业——“试鞋师”,就是帮顾客挑选和制作鞋子的人。目前全日本只有15人拥有高级试鞋师资格,这些人被誉为“足部与鞋的健康专家”,在日本很受尊重。
   英国护脚更是从娃娃抓起。该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英国足部健康理事会,强调从孩子出生起,就应对双足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爱护。理事会建议,父母们每天让孩子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不穿鞋子或穿毛线袜,做踢腿、踢脚运动,玩脚心和腿窝的挠痒痒游戏,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足部和身体健康。平时让初学走路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在屋里赤脚走动,以促进双脚的发育。当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或游泳时,脚病就很容易传播。父母们会定期带他们进行检查,将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伤脚的几个坏习惯
   与心脏等其他器官一样,双脚也有着自己的“天敌”,美国《纽约时报》近日载文列出了伤害脚部的10个原因。
   体重超标:脚部受力约为体重的120%。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病专家巴特•盖斯特沃思博士表示,肥胖会改变脚部承受压力的方式,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疼痛,也会加重拇囊炎。
   糖尿病:其足部并发症会导致伤口愈合不理想和甚至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检查双脚。此外,鞋子一定要舒适,避免脚部擦伤和挤压。
   血液循环不良:美国足部医学协会会长陶布曼博士表示,由腿部动脉狭窄所导致的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脚部疾病几率大增。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父母有脚痛问题:脚病也会遗传,所以应多关注一下父母的足部健康。
   扁平足或高弓足:扁平足会导致肌肉和肌腱拉伸力量削弱,引发跟腱炎和关节炎。高弓足会导致脚部动作僵硬,削弱减震作用,增加膝盖和背部压力。前者可用矫正鞋或矫形术治疗;后者应选择宽松软底鞋,以减轻脚部缓冲力。
   鞋子不合脚:美国足部医学协会调查发现,超过34%的男性没留意自己的鞋子号码是否应改变一下了;20%的女性每周都会让鞋子弄伤脚;8%的人因鞋子不合脚苦不堪言。其实,随着年龄增加,人的脚会变得更宽更长,买鞋前最好多试几次。
   高跟鞋:盖斯特沃思博士表示,常穿高跟鞋使脚受力集中于脚跟和前脚掌,会导致槌状趾、神经瘤、拇囊炎和趾甲问题。因此,多数情况下,鞋跟高度最好不超过2.5英寸(约6.35厘米)。
   双脚不见阳光: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繁衍,因此,应该常让你的脚晒晒太阳,回家及时脱袜子,让脚见光排汗。平时最好选择吸湿排汗的袜子。
   不看足科医生:身体其他部位生病,大家都会去看医生,但脚生了病却很少有人特别重视。及时治疗、采用矫正鞋垫可以尽快缓解病情。
   走路太少:多走路能够锻炼脚部肌肉,是保护双脚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陶杰)
上一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偏方
下一篇:全身骨头响 注意关节保养
 
  相关阅读推荐  


医院地址:梧州市新兴二路142号 邮编:543002 电话:0774-2023634 传真:0774-2031839 急诊电话:0774-3860120 邮箱:gxwzszyy@163.com 2013 梧州市中医医院 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4003080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