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黎旭军及其爱人黄裕均是梧州市中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结婚22年,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全家人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携手搭建起一个幸福的“家”。 ![]() 工作之余,陪伴长辈、子女,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爱党爱国、爱岗敬业 黎旭军是一名临床医生,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倾听患者心声,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声音、期望带到相关部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改善疫情影响下“血荒”困境的建议》、《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视教育的建议》等建议或提案。为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他践行党的宗旨,廉洁自律、做好表率、担当作为。认真做好创伤骨科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常态化抗疫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2022年9月5日,梧州市紧急启动区域核酸检测任务期间,由于任务量骤增,护士人手不足,黎旭军每天安排好完成科内查房、病人处置、手术后,带领其他医生轮流到科室负责的区域核酸采样点进行采样工作,大大的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由于社区抗疫物资运力不足导致核酸采样物资补给不及时,为能及时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核酸检测任务,黎旭军主动果断带领科内医护人员使用私家车运输抗疫物资及接送医务人员到采集点开展工作。9月,天气炎热,负责的采样点每日的采集量约3000人次。为减少队员穿防护服的时间,他在履行好采样现场协调指挥工作后还穿戴好防护用品后亲自上场替换核酸采集的队员,让大家得到及时的休息及水分、能量补充。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圆满完成采样任务,为抗疫工作赢得先机,出色地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保平安”的神圣职责。 作为骨伤科教研室主任,在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重点专科建设方面,配合医院开展学科建设,落实教学任务,规范教学流程,获得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的“2020年度自治区年度中医优秀教学主任”称号。工作经验丰富,精通中医正骨手法,能处理本专业较为复杂的疑难问题。对筋伤杂症的辨证用药具有独到之处,擅长手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骨折和脱位。是岭南骨伤科医派学术传承人。对待患者细心、耐心、友善,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常常受到病友及家属的好评。随着黎旭军的“名气”越来越大,求医患者越来越多,一些病人在求医或痊愈后会通过现金或发微信红包等方式表示感谢,但黎旭军同志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谨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语,每次都果断拒绝。确实不能拒绝的,第一时间交给护士长让她帮缴到病人的住院押金里。 黄裕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围绕着“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宗旨,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2018—2022年指导、参与中医护理科研立项共16项,三项科研课题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她带领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用具进行改良和创新,获得八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使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地应用于临床,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更是孜孜以求的学习者。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工作、学习上碰到的难题,一起做科研,互相探讨,共同进步。在医学的道路上,他们携手相伴、共同进步。他们夫妻俩均获得过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优秀论文奖、梧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嘉奖、医院年度考核优秀、医德医风考核优秀。 父母的奋进看在儿子眼里,也记在儿子的心里,从小就在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长大了要当医生的种子。大儿子说,他想当一名医生,想和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一名能够救死扶伤的人民健康卫士。 ![]()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 黎旭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协调好家庭事务,爱人是独生子女,因此他既要照顾自己的父亲,也要照顾爱人的父母。2016年岳父中风、2021年父亲行心脏手术后,都是他在病床旁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位老人得以最大程度的康复。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作为儿子、女婿,他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作为父亲,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儿子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他们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 作为父母,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